弘扬潮汕文化 传播民族影音 振兴潮汕艺术 凝聚民族精神

隆都村民“游标游灯”沿袭民俗风情营造狂欢节

     元宵节俗称“灯节”,潮汕人叫“过十五”,既是春节的继续又是春节的高潮,历来有“小初一,大十五”之说。誉为千年古镇的澄海区隆都镇,不但沿袭着闹元宵的民俗风情,而且从正月初六七开始一“闹”就“闹”到二十一,前后半月,村社轮流,白天“游标”夜里“游灯”,场面火爆,处处凸显着农村人特有的狂欢精神。
     隆都有大小村庄四五十个,建制都在千年左右,一些风俗习惯历代传承。每年正月初六后,各村各社便轮番闹起“灯节”,有时数个村同日举行。“过灯节”当天,各村社都出动锣鼓班、标旗队以及化妆文艺队伍,踩街游行,把村头巷尾变成文化广场,尽情展示“乡下文化”的风采和魅力;每天夜里,这里的男女老少便提着红灯笼、各式花灯,少则数百人,多则数千人聚集祠堂前,随着震得山响的地炮声后,鞭炮声、欢笑声、锣鼓声、弦乐声汇成了欢乐的海洋,充溢了大街小巷,擎灯巡行便开始了。夜幕下,孩子们打着灯笼,握着荧光棒,提着音乐花灯,搭伙成群随着队伍走街串巷,尽情嬉戏,乐不可支;男女青年与情人手牵手走在队伍中间,有说有笑,把“灯节”变成“情人节”。数百米长的“游灯”队伍宛如一条鳞光闪耀的炫目长龙,从村里游向村外,走过了巷道、走过了家门、走过了田野,十分壮观。特别是当队伍途经池塘旁、沟渠边,如明珠迸射的灯火倒映在清亮亮的水面上,宛若一条鳞光闪动的游龙扬波逐浪,煞是好看。
      据当地老辈介绍,隆都村社“游灯”,旨在祈求新年五谷丰登、合众平安。这个风俗有数百年历史,最热闹要算1946年正月,那是日本鬼子投降、8年抗战胜利的第一个正月,迎来和平的百姓无不欢欣雀跃,各村各社都“游灯”庆祝,前沟、福洋、樟籍、后埔等村一闹就是数夜,村道巷道的鞭炮纸厚度将近一尺。那时,各家各户都准备一枝留头留尾的甘蔗,晚上便系上灯笼出游,意味着打败日寇赶走黑暗迎来了光明。1950年,潮汕解放那年,千家万户张灯结彩庆祝胜利,“游灯”又一次热闹起来。改革开放后,沉寂了多年的“游灯”活动又被喜欢热闹、祈求吉祥的人们召唤回来,再次出现热潮。另据了解,“灯节”当天,不少村社还邀谜人开谜会、请剧团唱大戏、演木偶剧助兴,一门心思为村民营造一个狂欢节,营造一个不眠夜。


微信扫一扫关注华龙潮汕网,微信帐号:hlcsw_cc

    大名:    提醒:理智评论文明上网,拒绝恶意谩骂。

评论正在加载中...

相关内容

最新潮汕影视

2014全球潮人春节联欢晚会
随机推荐潮汕影视

潮汕搞笑短剧:三个妻哥伯

潮汕故事剧:鬼子进村(华龙影音打造-全场高清视频)
华龙潮汕网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广告业务 | 留言反馈 | 友情链接
华龙潮汕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8-2014